手机版 摘豔熏香網
蓋世汽車訊⠦報道,在此前公司與汽車公司的合並談判中,雖然本田提出的收購日產成為其子公司的要求是雙方潛在合並計劃失敗的關鍵原因,但日本《讀賣新聞》稱,本田還曾要求日產放棄其e-Power串聯式混合動力技術,轉而采用本田的混合動力技術,這同樣令日產難以接受。
日產在電動汽車領域領先於日本競爭對手豐田和本田,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純電車型日產聆風(Nissan Leaf),這是全球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電動汽車。但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麵,日產卻落後於兩家日本競爭對手。
一位本田高級官員向《讀賣新聞》透露:“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麵,我們顯然比日產略勝一籌。”但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日產的研發高管們無法接受本田要求放棄一項日產已投入超過20億美元研發的自主技術,並指出,“這是一次自尊心的衝突。”
日產的e-Power混動技術是該公司電動化戰略的核心支柱。該串聯式混合動力係統於 2016年底在日本推出,它使用電池驅動的電動機來驅動車輛,並用汽油發動機為電池充電。
雖然日產在歐洲和亞洲銷售的幾款車型中采用了e-Power技術,但並未將該技術引入美國市場,原因在於e-Power在高速行駛時燃油效率不高,這使其在美國不太實用。該技術適用於小型車輛,但同時高昂的成本使其不太適合那些價格較低的車型。業內人士稱,e-Power 是專為日本市場開發的,在日本人們主要在走走停停的交通狀況下駕駛。“日本沒有高速駕駛,如果能以每小時60英裏的速度行駛,就已經算很快了。”
但日產表示,已經通過第三代e-Power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最新的係統將於 2027年初在美國隨下一代奇駿(Rogue)緊湊型SUV首次亮相,它在高速行駛時燃油效率更高。
若將該技術應用於日產在美國最暢銷的車型,也將有助於日產通過更大的銷量分攤研發成本,從而降低成本。
在日產汽車最大的市場美國,日產是其中規模最大的還未推出輕度混合動力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汽車廠商。
S P Global Mobility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注冊量占比合計超過12%,高於前一年的9.4%。
在緊湊型SUV細分市場,缺乏混合動力車型削弱了日產的競爭力。由於混合動力版的本田CR-V和豐田RAV4搶占了市場份額,日產Rogue去年銷量下滑了 9.5%。
汽車信息公司Edmunds的數據顯示,2024年有16%的Rogue車主換購了其他品牌的混合動力汽車。
這一劣勢也在日產財報中有所體現。在2024年10月至12月期間,日產全球零售銷量下降了2.2%,至80.1萬輛,淨虧損141億日元。